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,也是中药材的名称。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,“大黄”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。在中国,大黄主要作药用,但在欧洲及中东,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,茎红色。气清香,味苦而微涩,嚼之粘牙,有砂粒感。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。除去细根,刮去外皮,切瓣或段,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。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、清湿热、泻火、凉血、祛瘀、解毒等功效。
大黄的禁忌人群:
脾胃虚寒、血虚气弱、妇女胎前、产后、月经期及哺乳期均忌用。
大黄的适宜人群:
适宜厌食、偏食,不易入睡、易惊醒,易感冒,头发稀疏,智力发育迟缓,学步、出牙晚或出牙不整齐,阵发性腹痛腹泻,X或O型腿,鸡胸的少年儿童。
大黄的食用方法:
加工炮制:1、净制除去杂质,洗净。2、切制洗净,润透、切厚片、或块晾干。大小个分开,略浸,捞出,淋润至透,切厚片或小方块,晾干或低温干燥。加水稍浸泡、润透,切成1、5—5毫米厚的片,晒干或晾干。取大黄片用低温烘脆,磨成细粉,过筛即可。服用方法:内服:煎汤,3-12g;泻下通便,宜后下,不可久煎;或用开水泡渍后取汁饮;研末,0、5-2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或煎水洗、涂。煎液亦可作灌肠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