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栏目索引
相关内容
梭子蟹禁忌:
梭子蟹的营养成份:
食部 | 49% | 水分(克) | 77.5 |
能量(千卡) | 95 | 蛋白质(克) | 15.9 |
脂肪(克) | 3.1 | 碳水化合物(克) | 0.9 |
不溶性纤维(克) | — | 胆固醇(毫克) | 142 |
灰分(克) | 2.6 | 维生素A(微克RE) | 121 |
胡萝卜素(微克) | — | 视黄醇(微克) | 121 |
硫胺素(毫克) | 0.03 | 核黄素(毫克) | 0.3 |
尼克酸(毫克) | 1.9 | 维生素C(毫克) | — |
维生素E(毫克) | 4.56 | 钙(毫克) | 280 |
磷(毫克) | 152 | 钾(毫克) | 208 |
钠(毫克) | 481.4 | 镁(毫克) | 65 |
铁(毫克) | 2.5 | 锌(毫克) | 5.5 |
硒(微克) | 90.96 | 铜(毫克) | 1.25 |
锰(毫克) | 0.26 | 酒精(毫升)% | — |
酒精(克) | — |
梭子蟹的功效与作用:
梭子蟹,味咸;性寒。滋阴养血;解毒疗伤。主血枯经闭;漆疮;关节扭伤。
1.抗结核
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,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。
2.滋补解毒
螃蟹有清热解毒、补骨添髓、养筋活血、通经络、利肢节、续绝伤、滋肝阴、充胃液之功效。对于淤血、损伤、黄疸、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。
梭子蟹的营养价值:
1.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较少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。
2.蟹黄中的胆固醇含量较高。
3.螃蟹含有丰富的钙、磷、钾、钠、镁、硒等微量元素。
4.螃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。
梭子蟹的禁忌人群:
平素脾胃虚寒、大便溏薄、腹痛隐隐、风寒感冒未愈、宿患风疾、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;月经过多、痛经、怀孕妇女忌食,尤忌食蟹爪。
梭子蟹的适宜人群: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适宜跌打损伤、筋断骨碎、瘀血肿痛、产妇胎盘残留、孕妇临产阵缩无力、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,尤以蟹爪为好。
梭子蟹的挑选技巧:
1.好梭蟹的背部呈青色且坚硬,腹部饱满厚重。还可以仔细观察蟹小腿,腿部坚硬,很难捏动的最肥满。
2.看腹脐。好梭蟹的腹脐一般呈浅红色,红色越多且肚脐结实蟹越肥满。
3.看蟹盖。看蟹盖可以知道膏黄的丰满度,盖两边的尖上,是否有黄红色的东西,它越多证明它的膏黄就越多。这一条只能用在母蟹身上。
如何鉴别螃蟹的公母?
公蟹俗称“尖脐”,肚子上的“盖子”是长条状尖尖的;母蟹俗称“圆脐”,肚子上的“盖子”是圆形的。母蟹有膏,味道格外鲜美,因此通常母蟹比公蟹售价高。
梭子蟹的储存方法:
如果是短时间保存,比如过一天半天的就要吃,那么螃蟹保存需要用到食盐。但是小编建议还是越早吃越好,螃蟹越养越瘦就不肥美了。 准备一个盆,放入凉水,加点食盐,不用太咸会把螃蟹齁死的。如果有纯净水最好,自来水里面有消毒液等成分,小编试过螃蟹用自来水养死的比较快,如果是纯净水加盐存活时间比较长。水的深度让螃蟹壳露在水外面就好。梭子蟹的食用方法:
雌蟹红膏满盖,口味极佳。梭子蟹可鲜食,或蒸、或煎、或炒,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,或用蟹炒年糕、炒咸菜、煮豆腐,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。亦可腌食,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,数日后即可食用,俗称“新风抢蟹’。1、螃蟹性咸寒,又是食腐动物,所以吃时必蘸姜末醋汁来祛寒杀菌,不宜单食;2、螃蟹的鳃、沙包、内脏含有大量细菌和毒素,吃时一定要去掉;3、醉蟹或腌蟹等未熟透的蟹不宜食用,应蒸熟煮透后再吃;存放过久的熟蟹也不宜食用;不宜与茶水同食,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忌饮茶水;蟹肥正是柿子熟的季节,应当注意忌蟹与柿子混吃;4、挑选蟹时应注意:必须是活的且动作灵活,用手翻过螃蟹后,能够马上翻过身来,好的河蟹还能不断吐沫并有响声;5、螃蟹清洗:先在螃蟹桶里倒入少量的白酒去腥,等螃蟹略有昏迷的时候用锅铲的背面将螃蟹抽晕,用手迅速抓住它的背部,拿刷子朝着已经成平面状的螃蟹腹部猛刷,角落不要遗漏,检查没有淤泥后丢入另一桶中,用清水冲净即可;6、切忌食生蟹及未煮熟的蟹,民间虽有生吃螃蟹活吃虾的说法,但这是不可取的;7、螃蟹肉味鲜美,营养丰富,但死螃蟹忌食之;因为螃蟹喜食动物尸体等腐烂性物质,故其胃肠中常带致病细菌和有毒物质,一旦死后,这些病菌大量繁殖;另外,螃蟹体内还含有较多的组氨酸,组氨酸易分解,可在脱羧酶的作用下产生组胺和类组氨物质,尤其是当螃蟹死后,组氨酸分解更迅速,随着螃蟹死的时间越长,体内积累的组氨越多,而当组氨积蓄到一定数量时即会造成中毒。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3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