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荟的营养成份:
营养素 | 含量(每100克) | 芦荟大黄素甙(mg) | 63.04 |
芦荟大黄素(mg) | 85.0 |
芦荟的功效与作用:
1.增强体质
健康的人,服用芦荟和坚持芦荟浴,不仅可以防治各种疾病,而且还能改善体质,增强体力,保持精力旺盛。健康人体液呈弱碱性,过度劳累或生活紧张等原因会使体液变成酸性,易感染病毒,常用库拉索芦荟会使体液保持碱性,维持健康、不患感冒。
2.杀菌
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,能杀灭多种真菌、霉菌、细菌、病毒等病菌,抑制和消灭病原体的发育繁殖。
3.抗炎
芦荟的缓激肽酶与血管紧张来联合可抵抗炎症。尤其是芦荟的多糖类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,治愈皮肤炎、慢性肾炎、膀胱炎、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症。
4.湿润美容
芦荟多糖和维生素对人体的皮肤有良好的营养、滋润、增白作用。尤其是青春少女最烦恼的粉刺,芦荟对消除粉刺有很好的效果。芦荟大黄素等属蒽醌甙物质,这类物质能使头发柔软而有光泽、轻松舒爽,且具有去头屑的作用。因此,芦荟美容霜、芦荟护肤霜、芦荟染发膏等芦荟化妆品占了欧洲化妆品市场的80%。
5.健胃下泄
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甙、芦荟大黄素等有效成分起着增进食欲、大肠缓泄作用。服用芦荟,能强化胃功能,增强体质,体质衰弱而失去食欲的病危患者,服用芦荟也能恢复食欲。芦荟是古今中外治疗便秘最有效的药物,即使非常严重的便秘,服用芦荟之后,也能在8-12小时内通便,是因为芦荟素成分增加大肠液的分泌,增加脂肪酶的活性,恢复失调的大肠自律神经功能的缘故,并且,不会有任何副作用或药物依赖性。
6.强心活血
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等具有强心、促进血液循环、软化硬化动脉、降低胆固醇含量、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,使血液循环畅通,减少胆固醇值,减轻心脏负担,使血压保持正常,清除血液中的“毒素”。
7.促进伤口愈合
芦荟素A、创伤激素和聚糖肽甘露(Ke-2)等具有抗病毒感染,促进伤口愈合复原的作用,有消炎杀菌、吸热消肿、软化皮肤、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,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,因此,它是一种治疗外伤(出血性外伤、不出血性外伤)不留伤痕的理想药品。
8.免疫与抗肿瘤
芦荟中的粘稠物质多糖类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抑制、破坏异常细胞的生长的作用,从而达到抗癌目的。
9.解毒作用
芦荟本身无毒无害无副作用,不会产生抗体。芦荟中的aloetin alomicin等成分具有分解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作用,还能消除生物体外部侵入的毒素。放射线或核放射能治疗癌症过程中会引起的烧伤性皮肤溃疡,有芦荟治疗不仅有解毒、消炎、再生新细胞的作用,还能增加因放射治疗而减少的白血球。
10.抗衰老作用
芦荟中的粘液(mucin,就是蛋白质),是以arboran A Baloe mannanaloetin等多糖类为核心成分,粘液类物质是防止细胞老化和治疗慢性过敏的重要成分。粘液素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和胃肠粘膜等处,让组织富有弹性,如果液素不足,肌肉和粘膜就会丧失了弹性而僵硬老化。构成人体的细胞,如果粘液素不足,细胞就会逐渐衰弱,失去防御病菌、病毒的能力。另外,粘液素还有壮身、强精作用。
11.镇痛、镇静作用
手指肿痛、牙痛而难以忍受时,在患部贴上芦荟生叶,能消除疼痛,神经痛、痛风、筋肉痛等,内服加外用芦荟,也有镇痛效果。芦荟还能预防和治疗宿醉、晕车、晕船等。
12.防晒作用
芦荟中的天然蒽醌甙或蒽的衍生物,能吸收紫外线,防止皮肤红、褐斑产生。
13.防虫、防腐作用
芦荟汁液具有很好的消毒、防腐作用。夏天皮肤上涂上芦荟汁,蚊子不咬。哥伦比亚人常给小孩脚上抹上芦荟汁,以防止虫害。 芦荟汁喷洒门窗和室内,苍蝇不入,傣族人就是用芦荟汁防止苍蝇进室内的。
14.防臭作用
芦荟具有防止脚、口、腋等体臭的作用。很早以前,人们就用芦荟来消除体臭。
芦荟的禁忌人群:
肠胃敏感,肾脏疾病患者以及妊娠妇女忌食。
芦荟的适宜人群:
一般人群均可使用。尤适宜便秘、皮肤炎、支气管炎患者。
芦荟的挑选技巧:
叶子:叶肉要厚实,用手轻轻一按,有硬度感的较好,不要购买叶尖发黑发枯的,因为这些大多是根部受了伤。
芦荟刺:刺是芦荟健康的晴雨表,越壮实的芦荟,刺就越坚挺、锋利。
茎和株:整株看起来意气风发,茎比较粗的最好,那些看起来软乎乎、细长无力的就不要买了。
根部:只有根系发达,芦荟才能长得茁壮。所以挑选时,一定要挑选那些根部结实、坚挺的芦荟。
芦荟的储存方法:
放于干燥通风的地方;放置于冰箱的蔬菜箱内,大约可以保存一星期左右。芦荟的食用方法:
忌带皮食用,芦荟略带苦味,应去掉绿皮,用水煮3-5分钟即可去除苦味。但芦荟性寒,吃多了会造成上吐下泻,一般的标准限量是每人天不宜超过15克,孕妇、老人和儿童食用芦荟时更要谨慎。有关食用芦荟,目前国内并没有严格的人体实验研究报告,建议勿长期服用芦荟,服用时绝不可过量,同时,幼童和孕妇应禁绝服用芦荟,以避免引发不良后果。Powered by 古汉语 4.5.1 2009-2023 ©古汉语 Inc.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149号蜀ICP备20015569号-1